普洱茶是云南大叶种所制作的晒青毛茶。现如今的普洱茶的场地大致归类为四大产区分别是:保山、临沧、思茅(普洱)、西双版纳。不同地区的普洱茶的特点不同,普洱茶的种类很多,总的归类为生茶与熟茶。
一、产地
古代普洱茶产地: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西双版纳和普洱市一带。近代普洱茶产地:明清以后,普洱茶产地随着其繁荣而不断扩大,除西双版纳,普洱两地(州)外,临沧、大理、昆明等地也相继成为普洱茶的产地。现代普洱茶产地:1973年以后,产地扩大至昆明、大理、临沧、红河、德宏,甚至老挝,缅甸,越南都有树龄较大的茶树群。
二、命名
除了有唛号或厂家对某款茶的命名之外,大多以产出该款茶的村、寨直接命名。比如大家熟悉的懂过、小户赛、忙肺、冰岛亦是村寨之名。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些少数民族有他们自己的语言,所以这些用村寨命名的普洱茶名用少数名族音译过来的名字会有些许怪异。
古六大茶山,就西双版纳来说,澜沧江以北的以易武为中心的地区称为“江内”,南以佛海为中心的为“江外”,江北江南各有六大茶山,传统的江内六大茶山包括曼撒(也称易武)、倚邦、革登、莽枝、蛮砖和攸乐。江外的有布朗山、巴达山、贺开、南糯山、那卡、帕沙、景迈古茶山(澜沧县)等。
三、制作工艺
普洱茶制作工艺并非属于复杂一类,也有朋友说,普洱茶玩的就是生态、绿色!虽说不复杂,但也是要用心,才能做出好茶,后期转化好的陈茶。普洱茶分有生普和熟普。熟普是在生普的工艺基础上,人工渥堆发酵而成。
1、生普制作工艺:
云南大叶种茶鲜叶(一芽二叶或三叶为好)——摊凉萎凋(一般我们萎凋时间的话,上午采的茶,下午杀青,下午采的翌日清晨杀青)——铁锅杀青(尽量达到杀青的目的,又要保持住茶叶里面的活性成分,留作日后转化,本人做法来说,看水汽,30钟左右一炒)——揉捻成条—— 日光晒青——蒸压成形(散茶留上一个月后再压制为好)——干燥包装。
萎凋:散失鲜叶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部分大分子酯容性糖水解为小分子可容性糖。
杀青: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揉捻:让茶叶细胞壁破碎,使茶汁在冲泡时易溶于茶汤,提高浸出率。使茶叶成条。
晒干: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蒸压: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同时实现在头次铁锅杀青过程中,没杀青到位的二次杀青。
干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2.熟普制作:
在制成晒青毛茶阶段,湿水——渥堆发酵。
湿水:将晒青毛茶洒入一定比例的水,为微生物提供生长条件。
渥堆发酵:将湿水后的茶叶按一定厚度堆积在一起,在微生物作用、湿热作用和氧化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风味、品质。同时也是褪去苦涩味,甜度凸显的过程。